你的位置: 首页 > 最新小说 >

千古一帝萧战大结局阅读 萧战灵儿小说在线章节

2022-10-15 13:05:22   编辑:布丁
  • 千古一帝萧战

    【架空历史+穿越+权谋+争霸+无系统+发明创造】军校高材生穿越古代,竟成了弱智低能的痴傻二皇子。此刻,大赢王朝158将战死,50万大军覆灭,大厦将倾,国之将亡!傻皇子被强推帝君之位背锅,幸得极品皇嫂辅佐与现代军事谋略,从此逆天改命!手持至尊剑,率千骑破万军,笑饮胡虏血,踏破贺兰山!醒掌天下权,醉卧美...

    快乐的加菲 状态:连载中 类型:穿越重生
    立即阅读

《千古一帝萧战》 小说介绍

新生代网文写手“快乐的加菲”带着书名为《千古一帝萧战》的穿越重生小说回归到大众视线,本文是一本以穿越重生为背景的爽文,围绕主人公萧战灵儿身边的传奇经历展开,剧情梗概:并且,她没有自称皇后,而是口称奴家。这称呼上就有些不对啊。莫非……这张皇后对自己有……

《千古一帝萧战》 御驾亲征 免费试读

兵部官衔最高的即是尚书,正二品。

其次是侍郎,正三品。

再次是主事,这孙万宗的侍郎职务,可相当于兵部的二号人物了。

原兵部尚书已殁于积石堡,尚书一职正是空缺。

萧战任命孙万宗为尚书,这样一来,孙万宗便可以名正言顺主持兵部,官位上也提了两级,跳过了二品。

这已经是越级提升,所以孙万宗才如此激动。

萧战此举,让所有人也看明白了一件事。

孙万宗自萧战登基的这两日以来,对新帝君甚是配合。

而且他与张成光的关系虽谈不上不睦,但绝对不是一路人。

很显然,新任帝君这是要拢络孙万宗,培植自己的势力,以平衡张成光的势力啊!

张成光也是玩权谋的老油条了,自然深谙帝君提拔孙万宗是为了制衡自己。

可是他刚刚杀了人,现在的情况不好开口反对,于是将目光看向了张太后……

张太后了然于心,缓缓开口道:“哀家以为,兵部滋关重大,还是要……”

“太后,孙万宗战功卓著,现在又主持兵部日常,能力出众,乃是兵部尚书最佳人选!”

“臣谢主隆恩!”

孙万宗很明事理,积极与萧战打配合。

张太后眼中寒芒一闪。

孙万宗与她的党羽若近若离,并不属于自己的势力。

现在孙万宗接受兵部尚书职务,很明显已经站队到了萧战的一方。

难以想象的到,这个傻子还有这样拢络人心的本事。

但若是孙万宗打了败仗,这兵部尚书的位置必然不稳。

届时,朝臣自然会把怨恨价值于他,质疑其能力,引起朝政纠纷。

这朝中的大权,最终还是要回到她张太后的手里。

思及此,张太后道:“好吧,如今柔然汗国大兵压境,孙尚书身为新任兵部尚书,可有想到办法击退柔然汗国的大军?”

这话音一落,张成光也连忙道:“柔然人已打破龙虎关,直逼大名府,若守不住大名府,柔然人便会进扑京师,臣以为,一定要发兵守住大名府。”

一旁的礼部侍郎杨仪、工部侍郎赵辅国,刑部侍郎侯大年也纷纷出班表示赞同。

“呵呵......”

萧战算是看明白了,这杨仪、赵辅国和侯大年都是和张成光兄妹一个鼻孔出气。

六部之中,有三部的首脑是张成光一系。

投靠自己的只有兵部尚书孙万宗。

户部的钱谦钧和吏部尚书王勉现在看应该属于中立。

王勉很耿直,一心为国,没有什么党争的心思。

只要一心为国,他一定会支持自己。

而钱谦钧比较油滑,两不得罪。

不过可以看出,这人也不过是名哲保身。

只要自己处于强势地位,表现出能力与实力,应该可以把他争取到自己一边。

孙万宗听闻张成光等人要自己带兵出征,心知这是因为他们看到自己投靠了萧战,所以想要置自己于死地。

但自己身为兵部尚书,值此国家危难之时,正是挺身而出之时。

一旁的张成光冷嘲热讽说:“孙万宗,你莫不是怕了?”

孙万宗一咬牙,就要应下来。

萧战却是眉头一皱,孙万宗确是一个适合出征的人选,不过若是这样被张成功等人挤兑去了大名府,定然寒了人心,最起码现在不能让张成功等人得逞。

萧战当即开口道:“朝中军务繁忙,孙尚书现在还无法脱身,听说张宰相胸有韬略,足智多谋,不如……张宰相带兵前往大名府如何?”

张成光吓了一跳,五十万大军都全军覆灭,靠着万八千的残兵败将怎么可能退败柔然?

再说,张成光贪污腐化可以,但绝对没有打仗的本事。

想到这儿,张成光急得汗如雨下。

“张宰相是文官,年纪又大,哪里有文官带兵出征的道理?帝君还是不要难为他罢。”

张太后再次开口袒护张成光。

“是啊,老朽最近身体有恙,强撑着来上早朝,实在无法出征啊。”

“咳咳……咳……”

张成光为了证明身体欠佳,硬是一连串的咳嗽。

孙万宗眉动一挑,就要主动请缨出征,但萧战却并不看他,而是看向群臣。

“张爱卿身体又有恙,那谁能带兵增援大名府?”

这些大臣全都低下了头。显然,这个时候,带兵出征就是找死,谁也不想去送死。

“臣愿请兵出战!撼守大名府!”

于益川果然还是站出来了,主动请缨。

“于爱卿日理万机,这京师可离不开你!”

萧战知道于益川是文臣,忠君爱国,但他不懂兵事,去大名府只能是送死,所以直接拒绝。

“帝君,这大名府无论如何都要守住啊,否则大名府失守,不等勤王之兵到来,京师便已经失陷了!”

“是啊,咱们既然不南渡淮水,就一定要守住大名府这最后的一道防线!”

官员们纷纷开口。

“你们说,这大名府救得救不得?”

萧战淡淡问道。

“大名府只有三千残兵,附近只有京师有不到一万兵马,能调动的只有几千人,就算是救,怕也是飞蛾扑火,杯水车薪。”王勉叹了口气。

“若是大名府能守住一个月,等东南沿海的十万备倭军一到,京师便可坚持下去,到时各地勤王之兵一到,就可以反守为攻,赶走柔然铁骑!”于益川出言道。

“于大人和孙尚书要主持京师防务,王尚书年纪大了,又是文官,也不适合出征,除了他们二位大臣,还有谁敢带兵出征?”

众人都低下头去,这个时候,谁出征都是个身败名裂,战死沙场的结果。

“于大人,京师去掉防守的兵将,有多少人可供调动?”

“偌大的京师只有不到万人的正规军坚守,已是捉襟见肘,最多只能拼凑出五千人。”于益川叹了口气。

大臣们一个个面色沮丧,现在京师防守的人都不够,哪里来得兵将去增援大名府?

可是大名府若被攻克,柔然铁骑兵临城下,这京师又不保。

真是太难了。

见百官依然无人出声,萧战缓缓站起身,面露坚毅。

“朕御驾亲征,亲自前往大名府镇守!”

编辑推荐

热门小说